更新于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系统2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其各项活动都需要努力,但其自身却很懶惰,除了必需的努力外,它不愿多付出,哪怕是一点点。因此,虽然系统2 认为是自己选择了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可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是在系统1的引导下完成的,系统1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 然而,一些至关重要的任务却只有系统2才能执行,因为这些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自我,由此方可抑制系统1产生的直觉和冲动。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当你在从事需要脑力活动(系统二参与的工作时),你的瞳孔相比平时会有所扩散,并且当任务的难度越大,你付出的努力越大时,瞳孔扩散得越大。而对于那些完全不需要努力的任务,例如平常的谈话,瞳孔不会产生明显的扩散或收缩。

我们大脑的生活步调 (现在我爱用系统2的生活步调来代替)大多像是在悠闲地散步,有时候会变成慢跑,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如短跑冲刺。执行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大脑就像是在短跑冲刺,而平时随意的聊天,大脑就如同在漫步。

如果人的大脑正处于冲刺的状态,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有效的屏蔽。 前文提到的《看不见的大猩猩》的作者就是通过让观察者持续专注于数传球次数,从而对那只“猩猩“视而不见的。

就像是你家或公寓外安装的电表一样,瞳孔提供了一个关于你大脑使用率的参数。系统2和你家里的电表能力都有限,但它们对超负荷的负载反应不同。当用电超负荷时,断路器会跳闸,致使那条线路上的所有电器都断电。相反,如果大脑的使用超负荷,其处理则是有选择性且精确的: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会得到其所需的注意力,其他“多出来的”注意力再慢慢被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注意力这种精细的分配是在大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快速判断最严重的困难或者快速锁定最佳时机并做出迅速反应能提高生存概率。当然,这种能力井不专属于人类。即使在现代人中,系统1也会承担起应对突发情况的任务,完成自我保护的最高使命。试想在开车时,车意外地滑到了一大片油区,你会发现,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之前,你就已经采取了躲避后险的行为。

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对大脑的各项研究证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城将不再参与其中。 天才也是如此。通过观察瞳孔变化和大脑活动,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往往需要较少的努力便可解决同样的问题。普遍的“最省力法则”不仅适用于体力活儿,还适用于我们的认知行为。这个法则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找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是什么原因使某些认知任务较其他的更加困难、更需付出努力呢?若注意力是种货币,那我们要买些什么样的产品呢?什么又是系统2能做而系统1 不能做的呢?我们现在对这些问题给出假设性的回答。

什么又是系统2能做而系统1不能做的呢?

想要同时记住不同的想法需要耗费精力。其中有些想法需要按不同方案实施,另一些想法则需与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实施——进超市前核实你的购物单,在餐馆吃饭时,在鱼和牛肉之间进行选择,或是根据小样本得来的信息归纳出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等,都属于此类实例。系统2是唯一一个可以按规则运行、能根据属性来对比物品、能深思熟虑作出选择的系统。

自动运行的系统1不具备这些能力。系统1 能察觉简单的关系(比如“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儿子比父亲高得多”),还擅长整合关于一件事的所有信息,但不能快速处理多个独立的话题,也不能利用纯粹的统计学信息。

系统2一个非常重要的才能是它能够处理“多重任务”,它可以提取记忆去执行抑制习惯性反应的指令。 考虑以下的任务:数出这一页“的”字出现的次数。这个任务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做起来很难得心应手,但是你的系统2却可以应付得来。现在,假设你在看完这一页时,接到了另一个指示:数出下一页有多少个逗号。这项任务更加困难,因为你还要克制住不久前形成的倾向,即将注意力集中在“的”字上。

着手这个练习并非易事,尽管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有所提高,但真正完成这项任务会很吃力。心理学家用“执行控制”来描述多重任务的执行和最终完成。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确认了大脑中负责执行功能的主要区城。当有冲突需要平息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区城也会活跃起来。另一部分是大脑前额叶,人类的这个区城要比其他灵长类的更为发达,它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然而,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不是一般智力的衡量标谁。

是什么原因使某些认知任务较其他的更加困难、更需付出努力呢?

显然,一些系统1不能做但是系统2能做的会花费额外的精力。

时间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执行限时记忆任务时,你的匆忙一方面是因为时间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记忆负荷。记化减退的速率催促你的步调,迫使你在完全忘记这些信息前不断进行更新和演练。任何需要你同时记住许多想法的任务都是匆忙的。除非你运气较好,有很大的工作记忆容量,否则你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工作。慢思考最耗费脑力的思考形式就是那些催你思考的形式。

若注意力是种货币,那我们要买些什么样的产品呢?

你肯定已注意到,在执行困难的任务时,你的大脑会不同寻常地高速运作。我们通常会分几个简单的步骤来执行任务,以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行。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或是记在纸上,而不是简单地堆积在工作记忆中。我们不紧不慢地绕着远路向目标靠近,通过最省力法则来管理我们的思维活动。


There is only one tru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京ICP备202300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