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 

怎么做好科研报告?

如何做一个好报告?

关于科研,不仅要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思考如何把科研的内容清晰易懂地传达出来。 如何清晰易懂地表达观点其实是一项挑战。有时,我们可能花费远长于实际科研的时间去修改论文、准备报告。初学者往往容易忽视一些关键的软实力。如何根据现有的资源,准备出一份精彩的报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

学术报告应当有明确的结构:首先,介绍研究方法和背景信息;接着,深入探讨你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未来并进行总结。组织这样的内容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就研究生阶段的论文来看,创新点通常不超过三个,有时甚至只有一个。 你需要围绕这一两个创新点,再配以一些辅助性的、扩展性的陈述,或是具体的应用案例。如果创新点过多,可能会让人误解为你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在选择报告的亮点时,你可以考虑两个因素:第一,选择真正困难的、深入的、独特的点;第二,选择能让你感到兴奋的点。通过这种方式,你能确保报告的内容既有深度又能激发你的热情。

在进行学术报告时,听众通常是专业大同行,即便是资深的教授也可能对研究主题不甚熟悉。因此,报告的开头可以放慢速度,用具体的例子和数学表达式清楚地解释正在研究的问题,让听众能尽快地理解正在处理的是什么问题。

在进行学术报告时,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概览”(Overview)部分。 报告开始时的概览部分(即内容简述)需要清晰地阐述整体任务,包括目标、问题、困难、方法和效果。这部分需要口头讲解,因为它能帮助听众(如老师)快速过滤信息,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实际上,让听众在整个报告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专注是不现实的。

同样的,每一个主要部分的开始,也需要讲述概览。当讲解项目的概览时,也应该遵循目标、问题、困难、方法和效果的顺序。当讲解方法的概览时,需要指出你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差异,你的方法的创新之处,以及一般的概述。这样可以让听众立刻了解如何理解你的报告,为他们设定预期。这种设定预期的方法对于教授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旦听众形成了初步的直觉,他们便会更容易理解报告的后续内容。

接下来,就可以根据问题的困难之处来解释方法,通过比较或选择特殊量展示方法的效果。这一部分需要让听众能听出窍门来。如果时间允许,报告的最后应当包含一个总结,简短回顾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做一些展望。

在呈现信息方面,讲解通常比阅读来得更直观、更易理解。内容繁多的文字,尽管能确保信息的完整,但对于听众来说,阅读会比听取解说更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制作PPT时,我们应区别于文档,除非必要(例如,重要的定理和结论),一般不要写完整的句子。我们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地阐述概念,用表格清晰地比较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更多地使用图示来展示计算结果。

如果选择使用图表,我们必须确保听众能清楚看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横坐标、纵坐标、色标以及表示的物理量。此外,一旦选择展示某一图表,就必须详细讲解它的内容。表格同样如此,展示出来就需要详细解读。

在内容组织上,我们需要突出研究方法的核心(也即创新点),并优化逻辑顺序,使之更易于被听众接受和理解。

另外,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我们需要相应调整报告的讲述方式。显示专业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专业术语的运用和正确发音上。特定领域的专有名词通常有其特定的读音和使用习惯,需要我们以专业的态度去了解和掌握。这些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和恰当发音能显著增强我们报告的专业性,这需要我们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和实践。

越短的报告,PPT的逻辑结构越需要格外清晰。最好以一个主题为核心进行展开讨论。关于这个主题,我们需要明确阐述四个方面:问题的定义,面临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效果。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听众更快地抓住报告的重点,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报告的内容。

在讲的方法方法上,还有以下建议:

1. 尽量减少鼠标的移动,这可能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将重点通过划线等方式强调,每30秒最多强调3个要点。

2. 报告的组织需要有条理,然后再追求表达的节奏和层次感。 要思考如果将这个问题解释给未曾接触过的人,哪些是关键的点,他们听过后能明白、甚至能自己操作。回答这个问题后,就能明白哪些是需要重点强调的(例如,哪些是最基本的、最关键的部分,以及如何发掘这些关键点)。

3. 保持节奏感,让听者感受到这件事情的激情。要让这种激情感染到听众,让他们觉得你所做的事情很有意思。当你回想起自己做这件事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激动人心的地方,要将这种激动的情绪传达给听众。 利用问题导向思路提出问题,留下悬念,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通常能获得更好的反馈。同时,建立良好的框架可以使信息的表达更有条理,使听众更容易接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努力构建理论框架的原因。要保持自信,有节奏感和层次感。激发起自己的热情,就是成功的一半!

讲课和学术报告的区别

学术报告通常专注于一个专题,深入探讨采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主要展示一到两点主要成果。它不会过多关注细枝末节。 大多数情况下,学术报告主要目标是向“小同行”解释清楚你的方法和创新之处,让他们理解你的研究内容,听明白巧妙的地方。对于“大同行”,目标是让他们能够理解你的工作的大概内容,听个热闹。一个优秀的学术报告应该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讲课则要求教师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内容。讲课同样需要有层次感,需要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学到东西。 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撂一句话在那里,让他自己去琢磨,挑战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需要确保他们能理解和掌握主要的思想和概念。讲课需要教师有激情,并能够把复杂的思想和概念传达给学生。

面试的注意事项

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面试主要考察的是你的英语表达、交流和临场应变能力。你的面试官并非普通观众,他们是专业人士,他们主要关注你是否对自己的研究了如指掌,而不是要求你深入了解所有细节。

面试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了解你。面试可以让面试官获得你的总体情况,了解你的各个方面。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亮点,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面试主要评估的是你是否有研究激情,是否全面理解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否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你的性格特点等等,从而判断你是否适合这个项目。

如果报告是作为面试的一部分,你还可以分享一些个人的感想,但一定要注意让你的话语简洁、精炼,宁短勿长、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


There is only one tru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京ICP备202300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