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拾记|随手一记|在 MIT 的第一学期

本文是笔者对2023年7月-2023年12月的个人总结,也是对2024年1月-2024年6月的展望。如毕业总结里所言,这将是一篇相对较短的总结,不会有非常多的细节。

序言

又半年一晃而过,这半年是我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开心的半年。初到美国,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地方,没有太多来自于文化上的压力、少了许多假大空,人们也更敢讲真话,也不再需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里也更有人情味,美国人真的特别喜欢聊天,见面无论有事没事,只要认识,都会打打招呼,问候几句。另外,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学校里的学生支持机构,在 MIT 是 Office of Graduate Education,只要理由充分,OGE 一般都会出面帮忙解决。例如这次 deep learning 的 final project,我的队友因为家庭原因有一周没办法参与 project 的进度,OGE 出面和课程的老师联系,将我们的 project 截止日期延长了一周。

半年来,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这使得我有机会用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我遇到了很多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遇到了人特别好的 group mates。特别有幸在实验室里遇到了一位super nice的秘鲁老哥。我都不知道为啥他对我这么好,从第一天开始就对我嘘寒问暖,难道是因为他有个中国女朋友?他真的帮了我好多,教了我好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很多过来人的人生哲理。听到了、也遇见了很多新鲜事,人生的阅历经历了从未有过地快速增长。另外,这半年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和我性格以及过往经历都很类似的朋友,在相互的对话中,我似乎也更理解了自己。我发现我居然是这么渴望和别人沟通和碰撞,可以说是发现生命的另一个维度了。其实回想一下,关于我的这个特质在北大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也发现在双方都有聊天意愿,我似乎还是挺擅长与别人聊天的——可能因为我一上来就喜欢和别人拉近关系,但因为社恐,一般不会拉得过近,所以基本上都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而且之前唐老师也告诉我,他觉得这将会是我的一个优势。

然而,这半年也是最迷惘、最不知所措的半年。初到美国,因为听不懂和讲不清楚英文,仿佛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敌人; Numerical Method for PDE 第一次上课前因担心听不懂全英文授课而焦虑;被老板第一次吐槽英文太差、说不清楚想说的东西时的难过;不懂该在老板面前如何表现,不懂怎么准备 meeting,不懂怎么做期末的 project;迷茫于研究课题的选取;不知道怎么做研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迷茫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作文章,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毕业。另外,因为第一学期经常参加活动、以及在和 group member 的比较中,也看到了自己不够耐心、不够有趣的一面,也觉得自己不懂怎么照顾人。

这半年来,也更加明白听取建议。刚来的第一个学期,在各种事情上全都在被不断地被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有些被逼无奈地踏出舒适圈,去触碰、学习和实践那些从未尝试的事情。

与此同时,这半年来感觉自己也变得泰然,开始学习做饭(迈出成为大厨的第一步),认识了许多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 bible,认识到宗教让人们心存敬畏、保持希望的作用,也深刻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自私和罪恶,明白自己有时候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只是因为不愿意承认之前做得不够好。也更加理解了“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交流一定是失真的,理解一定是有限的“的含义,努力放下自己的 ego,愿意且能够更加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我逐渐开始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难以抵抗的诱惑。或许接受教育能够使人向善,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但是人性本身的幽暗依旧无法被改变。成年人只谈利益,只要诱惑不可抗拒,人类终究还是一种没有底线的生物。由此,更感受到追求良善的可贵。

而另一方面,至少对我来说,MIT 的学业压力相比北大来说小很多,使得我有更多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和不同的人接触,活得更像一个人了。我意识到这是我更加享受的生命状态

慢慢地,逐渐开始觉得事业成功无非也就那样,绝大多数人相比那几个站在金字塔尖的大神来说,都是无穷小量,唯一可能区别的,无非也就是无穷小量上的幂次,而且人生很多事情其实更多的还依赖运气。或许,保持努力,远离焦虑,选择一种令自己满意的生命状态生活或许更有意义。

Leave things that I can not control alone and simply let it go. Nobody really cares about your life except you and your families.

个人修养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人与人展现得如此不同。这其中或许有性格的因素,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社恐、但又喜欢和别人聊天;小事感性靠感觉、大事审慎而理性的人。 但似乎性格也不足以说明一切。人的复杂性可能源于内在的多样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呈现出多重面貌。这种多样性并非矛盾,而是人性的丰富和深邃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情感状态,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性和行为方式。

但是,在这样的个性之中,总有一些比较稳定的东西,让我们在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人值得尊重。人们之所以尊敬一个人,要么是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要么就是这个人本身就值得尊重。那么,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在这里,我试图用一个相对笼统但又能够表达出一些对应含义的词来概括——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包括道德、情感、自制力等方面的培养。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他对待他人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逆境中的表现。其实,越是低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失败,有人等着失败,有人骂着失败,有人尽了力仍然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对他的个人修养做出初步的判断。而这样的修养,是通过长时间的自我提升和社会实践慢慢形成的。它可能不像显赫的成就那样一目了然,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人,赢得他们的尊重。

一路走来,已经见过太多颇有权力地位很高,但个人修养和其职掌的权力、所处的地位相比相去甚远的例子。这让我似乎更加明白了,饶毅老师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做自己尊重的人》的含义。没有对应的个人修养作为支撑,而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对社会其实未必是一件好事。来到 MIT 以后,也愈加发现,身边的人很多都是优秀不带优越感的人,他们明亮但不必刺眼自信又懂得收敛让你向往的同时,又给你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善意都是通过传递来的,太过计较得失的人,是很难快乐的。

半年来,或许更加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个锚定的目标——那就是吴军先生。他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企业家。读了吴军先生几本书之后,私以为他也许就是那种把个人修养做到极致的人,而且更加难得的是,他有着与我非常类似的本科经历。读他的《大学之路》,看到他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对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态度;读他的《态度》,看到他对女儿的教育方法;读他的《格局》《见识》《富足》《元智慧》《软能力》,了解他在职场为人处事的方法与态度;读他的《具体生活》,发现在工作之余,他居然对旅行、博物馆、音乐、摄影、葡萄酒、奢侈品这么多东西感兴趣。在读书的过程中,越读,我越感到惊讶——要花多年,经历过多少事,经过多少磨砺,付出过多少努力,才能修炼出这么一个有格局、见识、胸怀的人。文如其人,能写下这样的文字的人,我可以相信,在生活中一定非常 nice (这个特质,从他怎么教育女儿的或许就可见一斑了,在女儿到达一定年龄之后,他从来不替女儿在大事上做决定,只是凭借自己的阅历,带着她去感受),但也不愿意随便被人 take advantage of。想到这些之后,我才猛然惊觉,或许,我未来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吧。

遂决定开始人生追星。想先立个小目标,就是今年读完他的《大学之路(上)》《大学之路(下)》《格局》《见识》《富足》《元智慧》《软能力》《态度》《具体生活》,尤其是想看看他在《具体生活》是如何品味人生的。至于他的其他书,因为他的专业毕竟和我还是不太一样,可以先放一放。

这样,对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或许我又有了一个更加明确——我想成为一个个人修养足够高、亦或者说,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关于世界的知识

这半年的 lab 经验以及与来自那个有着 5 年工作的经历秘鲁老哥的指导,让我开始变得“圆滑”,或者用纽曼的话讲, 就是开始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 这些从来没有写在书本上, 但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必须要学的知识。尽早了解企业和课题组的运作方式以及区别会对理解这些会很帮助。

  • 对于能掌控你的人,要学会服从,做他想让你做的事情,努力让自己去适应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对于其他人,做你自己就行。
  • 在日常和别人的交往,你需要去观察他们是怎么回应的,他们喜欢什么东西,由此你可以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另外,通过他们的回应,你也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交往。
  • 尝试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把老板交待的任务快速完成,训练自己做事利索的能力。任何和老板报告的内容都需要是自己仔细思考过的。学习和思考让大家都开心,不给自己找麻烦的方法。
  • 学习努力看到对方的需求,以及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努力思考和对方交换价值、促成共赢的模式和途径。
  • 半年来,也许是因为到了美国,人们普遍更加会社交,深切感受到了人与人性格之间的差异。感受最明显的就是 “社交恐怖分子” 和 “社交恐惧患者” 之间的差异。作为一个 I (Introverted) 人,我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明白为什么有些 E (Extroverted) 人能做到在社交场合里如此主动,主动到甚至有些令我感到恐惧。也终于明白,有些东西,比如性格这种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形成的东西,是极难改变的。想把一个 I 人掰成 E 人,简直比登天还难。相比之下,行为模式的改变稍微容易一些,虽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至少具有一定实现的可能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内向,但却很健谈。
  • 很感激课题组包容的工作环境。我现在的课题组里有很好的合作氛围,大家相互合作,更多的是可以互相交心的伙伴,而不是那种职场里有些令人窒息的竞争关系。这种氛围,使得我能够去试错,而不必害怕被苛责。在这样合作的环境中,我也慢慢学习和别人合作的方法,例如怎么在队友遇到 family emergency 的时候尝试 support and negotiation。最重要的是,在第一年这个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种氛围真的帮了我非常多。每当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学长、科研助理甚至老板求助。这个学期我的其中一门课 “deep learning” 的 project 就和组里的一个学长一起做的。在合作 project 的过程中,我看到他做研究和做 project 的方法——先和老板商量好的 idea,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然后界定概念和制定工作计划和大纲,随后动手实现,最后在写报告之前先参考报告要求罗列一个要写的大纲,报告里多放几张漂亮的图片和吸引人的视频,推销自己。

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不顺心,甚至大多数时候都是事与愿违。That’s what life is all about. 还记得和我在同一个办公室的秘鲁老哥对我说,“You have studied for Math and Physics for 15 years, but how long have you studied for life?” 想到这里,不由得会心一笑。看起来还需要继续修行呀!

课业与科研

课程方面,这半年主要关注科学计算。补充了一些 deep learning、数值偏微分方程的知识,另外,把流体力学又上了一遍。我感觉到,有些时候学一些与科研项目相关的课程,获取一些领域的 overview,对于打开科研思路还是挺有帮助的。不得不说的是,从这半年的上课体验来看,MIT 的教学优势相比北大还是相当明显的:老师在课程上投入了巨量的时间,每次课都会自己敲一遍上课的 lecture noetes,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复习,一般而言,课程还会配备录像。老师上课水平也很高,每节课都有很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助教因为是领工资的,所以会非常认真地给学生答疑,还会手把手带着学生写作业。每周两节课,还有一节课是习题课,会带着大家回顾和举一些例子。这里的作业,每次答案都很详尽(十几页甚至二十几页),对于每份作业都会有详细的反馈。

另外,再次反思自己的本科经历,也更加意识到了本科培养方案的一些问题。我们的核心问题在于,学习的理论抽象程度太高,而课程的数量又特别众多,如果只进行课程学习,容易停留在抽象层面上沾沾自喜,我们系常常以学习的课程难度相比其他同类专业高、学的内容更加抽象为荣,从老师到学生,都经常提这个事情,并且以此为荣。但事情有些时候其实可能不应该这么看。学的东西很难并非意味着有多了不起,抽象和具体之前存在很大的 gap,如果只学抽象的东西,回不到具体的例子,其实这些抽象的理论没有什么用,更何况我们学习的理论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我们很少能把它们进行直接应用。这种回到具体例子的训练恐怕需要通过科研来完成,即这些较难的课程必须配合实在的科研训练共同服用。再退一步说,较难的数理课程或许在逻辑思维、抽象理论方面有很大功用,但学习这些课程并非没有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时间成本。课程的难度和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学生及早进入科研训练是一种阻碍。在现在的游戏规则里,在大三大四进行科研训练对于申请和选 Ph.D. 导师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类似的训练不足,势必对后两者造成影响。而这个东西就像滚雪球一样,一步慢则步步慢,落后之后想要再追上去是很难的,可能很多人在过程中就放弃了。我记得还在北大的时候听说过同行对于力学系的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虽然可能有很高的潜力,但普遍上手较慢”。我感觉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在 MIT 的第一个学期,在交流中,我也意识到,北大的工科环境里,动手机会相比其他学校少得多。 MIT 的工科就有些真正的工科的感觉。另外,在国内,像清华、西安交大的工科的课题组,一般都很大;而北大工学院还是更偏 science 一些,课题组有点像小作坊。相比国外,国内的科研相对来说不太自由,要帽子,要依靠大老板。

第一个学期,主要还是在读 paper、寻找科研思路和学习科研的思维。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人很 nice 并且真的懂怎么带学生做科研的老板。相对之下,我感觉到在大学接受到的两段科研更多的还是在选拔人(老板能够对我在科研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 training 十分有限)。但在现在的老板这里,确实有一种在被 train 的感觉。这也可能也和现在的老板确实比较擅长教学有关。第一个学期过去,对于前两年要完成的 master thesis 的大方向有了思路,未来就是朝着它推进下去

在 MIT 的第一个学期,也愈加意识到因为没有及早进入科研,错失了许多机会。但由于在MIT的项目里,我现在还是 master,所以我还有时间和机会(单从这一点,我就觉得当时选 MIT 的项目极其正确)。我计划在 master 的这两年期间慢慢补充必需关于科学计算的知识,掌握科研的思维,开始尝试做一些大的科研 project,学习管理大的 project 运行(文件管理和代码管理)的方法,以及寻找 Ph.D. 期间的科研的方向。我现在的老板做的更多的是对于方法的应用,尽管他可能真的挺擅长做这类工作,并且人也很 nice,五十多岁 tenure 了之后还特别努力工作,很令我敬佩。但我还是觉得这些东西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基本。从这个角度讲,能够带给我激动的点就比较有限。他也许可以支持我做更基本的工作,但他未必就真的擅长这类工作,未必就能给出很好的建议。另外,他做的东西太过 data analysis,我自己还是希望能做得更加 physics 一些。我计划在 PhD 期间去做更加 physics 的研究方向,备选的方向主要有:量子计算(高性能科学计算)、生物流体、天文、大气海洋、复杂性科学、物理。这半年的经历告诉我,我还是很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喜欢和别人合作的感觉。现在感觉,更合适我的职位可能还是企业里的 technician leader,或者是大学里的教授。创业暂时不考虑,想要创业的话,至少得有好的想法,并且找到一个或者一群擅长处理创业的人(或者说适合做 CEO 的人)合作。到底要做什么,以后再看吧。

第一个学期,更多的还是在适应和上课,还没有花时间来了解这些方向,在寒假的时候有必要花一些时间去读读这些领域的文章。对我来说,Ph.D. 期间才是真正开始做科研和开始产出成果的时候。整个过程读几年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训练自己的那些底层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只要最后能安全毕业,拿到毕业证就行(笑)。

之所以这么选,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至少在做科研上,我已经失去了争取“先发优势”的可能性,所以,“谋定而后动”,花一些时间多思考未来到底想做什么,可能对我来说会是更好的选择。而另一方面,我其实一直都觉得,只有真的拥有了足够的阅历,想明白了想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够在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都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推进所要从事的事业(虽然这份事业可能会随着年龄、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正如吴军在《大学之路》中写到的:

     正是这么复杂的读书经历,才使得我最终受到了纽曼所推崇的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洪堡式的、非常精深的专才教育。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所学到的关于社会的知识,所谓的大行之道、比许多较我年轻的人要多得多。同时,在成长为社会人方面,在读书的同时建立各种人脉上,我都比大多数同等学历的人要做得好得多。

     对于教育的目的,一个人在十八九岁时未必能够想得很清楚,我在大学毕业时并不知道会对什么产生兴趣。但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那时如果他还能够学习,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了。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这就给了我这样的长跑者以机会。

     我在 1996 年出国前遇到郑纬民教授,他当时打赌我会不读完博士就工作。因为他的几个最好的学生,包括两个清华全年级的第一名,到了美国后拿了一个硕士就匆匆找工作了。我说我会读完的,因为我很清楚到美国后我要什么。相比之下那些比我幸运比我成绩好的校友们或许出国时太年轻了,还没有找到自己留学的目的。再其次,能够客观地对待成功和挫折的人,在外人看来就能不断地有好运气。人在成功(比如获得一个荣誉)时,并不会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而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因此而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是处。事后想起我自己遭遇的挫折,每次遇到它们,虽然短期内不开心,但是我的能力、 我的优点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些能力和优点在后来总能发挥作用。

谨以此自勉。

为什么要找一个伴侣?对我来说,很简单,其实我只是想找个人陪。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有一些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毕竟平时大家都非常忙,在朋友这个关系层次上,很难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相互了解,从而建立足够深入的链接。其实,我特别享受与他人交换信息,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与人的连接,让我透过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总而言之,我寻找的其实是一个真正愿意花时间互相了解的伴侣,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出于这种想法,我的目标是,在最好的年华里找一个人品最好、最能引发精神共鸣的伴侣。金钱物质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个人能够一直陪着你,不论酸甜苦辣,都能够很泰然地和你相互扶持。一段感情的根基则在于:精神的共鸣、三观的契合、对人生理想的契合、对彼此的承诺和忠诚。相比之下,生活习惯是可以磨合的,而与此相对地,大脑里面这些思维意识是很难磨合的。

这半年在“爱”这个话题下给我冲击最大的,或许还是某天在 B 站上点开了某个求婚视频:

这个视频使我惊叹,原来人类的爱情居然可以美好和浪漫到这个程度。与此同时,我也惊叹于男主的非凡的爱的能力——他的细心、用心、耐心真非常人能比。我想,如果男主他不是本身有爱、善于表达爱、同时也擅长向观众展现爱的人的话,他是绝对剪不出来这样的视频的。这样的 MV,对于亲历者来说,无论看多少遍恐怕都会很感动吧

我之前曾花过一些时间系统地学习过亲密关系的知识,但后来我才发现,虽然亲密关系里有很多方法与技巧,但最最基本的其实还是爱的能力。如何去恰如其分地付出和表达爱,如何去照顾别人,是一门值得仔细研究的学问。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训练。现实生活中,有的爱太过沉重,以至于令人难以承受甚至窒息;有的爱表面上是爱,实则却是打着爱的名义的伤害;有的爱答非所问,并非对方所需要;有的爱却又太过轻描淡写,显示不出应有的诚意。而另一方面,我又坚信人之所以能付出爱,是因为他们过得很好,内心充满了爱与美好,并且也具备爱人的能力。

我意识到,爱的能力和工作能力完全是生命中两个不同的维度。这些从未写在书本上的关于爱的知识,恐怕和关于世界的知识一样,是人生的必修课之一。那么,该怎么学习爱的能力呢?私以为向具有爱的能力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举动、并且不断实践,是最为直接和高效的方式。有趣的是,实验室里的那位秘鲁老哥,他愿意在这个过程中 train 我,我也有幸收获了另外 6 位愿意 train 我的好朋友(情感导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自己的社恐,也会受到很多磨砺。尽管长路漫漫,但我还是愿意继续尝试。我可能还是需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并且多和具有爱的能力的人交流。

爱的能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后来我才发现,追求的困难程度似乎并不亚于学习具有爱的能力,而且它们是两件着重点完全不同的事情。追求的时候,其实更像是和人性做博弈。所以更加重要的是聊天搭讪的能力、恰当的表达技巧、对追求过程以及两性关系的理解以及熟练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关于聊天搭讪的能力,其实在所有社交场合都很重要。它主要取决于谈资的多少,主导话题的能力、发散话题、避免冷场的能力以及幽默风趣的能力。追求的方法因人而异,比较通用的一个办法也许是减少刻意,不要给对方太大的压力。关于这项能力的提升,我需要学习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以及聊天的技巧(这个可以学习与我背景相似的人的聊天案例解析)。网上这样的教程有很多,但大多数教程都抓不住其间的核心和要点。找一个高质量的教程很难。所幸的是,最后居然还真的给我找到了。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真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寻找教程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情场高手(专指某些情感经历特别丰富的男性),他们的社交直觉、揣摩对方心意的能力、恰当说话的能力、对追求与两性关系的理解,在我们这些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 nerd )的眼里,只能用恐怖来形容,是我要膜拜的程度。真正的高手,是那种懂得女生需求和心理的人,又能满足她们需求的人。在此过程中,我也逐渐理解,什么叫做“追求过程中犯错越少就是胜利”。虽然我未必需要做到像这些人一样轻松驾驭各个社交场合,其中有大量的细节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需要时间的磨练;而思维的学习,相对来说是非常快的,并且短时间内就能见效。

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

     如果你真的想学习如何撩妹、真想学习如何和女生相处,你就是得向那些情感经验特别丰富的男性学习,这才是正确的高效的做法。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却不知道让我走了多少弯路。想到这儿,有些遗憾,有些感慨。

未来半年的计划

我需要把目前进行的项目继续推进下去,争取在第一年结束之前能够有一些结果,这个过程中我需要逐渐掌握科研的思维,学习管理大的 project 运行(文件管理和代码管理)的方法。

我需要继续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在此之中,接下来半年内我主要关注的是以下两点:训练自己的执行力(如何调配事情的优先级,快速完成优先级高的任务)以及提高和老板的 meeting 质量。要努力做到:

  • 在和老板 meet 前两天,我就应该要开始做 meeting plan,在和老板 meeting 上讲的内容一定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能是错的东西,因为老板一周只和你 meet 1-2个小时。
  • 时常和老板进行update。在没有任何 update 的情况下做大量工作是危险的,因为可能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无意义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需要在过程中进行检查并获得尽可能多的输入。
  • 每次 meet 完要及时把 meet 的内容整理成文档。
  • 遇到问题,半个小时之后还无法解决的话,应该去找老板、课题组里的学长学姐或者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我还需要继续通过课程学习和补充关于科学计算的知识,以及寻找 Ph.D. 期间的科研的方向,办法是多去听听不同的 seminars,有机会多和其他 Ph.D. 聊一聊,看看他们做科研时的感受。我意识到,许多时候第一次触碰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是很难了解真实做科研时候的感觉的,觉得有趣往往也可能只是新鲜感。我还需要读读对应领域的一些经典论文,仔细地想一想他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我是否喜欢。

我需要继续提高爱的能力和聊天搭讪的能力。我需要学习穿搭、提升形象。我还需要多参加活动,多练习,向网上的教程学习,多和导师们反馈(甚至向 GPT 请教都可以),获取建议。之前在清华上课的时候,有个老师还让我有空去听听音乐会,多和不同的人交流。当时还不解其中之意,现在似乎有一点点明白了。

我需要努力练习即兴演说的能力。如何当场将一个没有太准备过的复杂事物符合逻辑得表述清楚,在只有演说大纲的情况下给出一个还算不错的演讲,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或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使用中文采用写作的手段去表述清楚一个复杂的事物,但即兴演说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由于这半年因为尝试融入英文环境,因为英文我只能说相对简单的东西,久而久之,导致原本用中文说复杂事情的能力也下降了。总而言之,这项能力还是需要继续着重练习。练习的方法可能是遇到一个复杂概念的时候,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事情讲清楚,在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先试着用中文说清楚,然后再用英文。在练习的时候也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比较通用的指导逻辑。

我还需要抽出时间把吴军的那九本书读一读,更加细致地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之道,并从中吸收和接纳一些适合我的,融入到自己的人生哲学之中。大概一个月一本吧,顺便写写读书笔记。

最后,还需要继续提升英语能力,虽然这半年来已经进步显著,但离流利地学术演讲、严格的学术写作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我在一个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的课题组,练习英语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除此之外,整个 Ph.D. 期间,还需要考虑练习的方面有:

报告和演讲的能力。相比即兴演说,报告和演讲还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关注每一张 PPT 的语速、音量,思考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哪一种方法展示研究成果更为合适。在学习之前我可以去找找相关的教程,学习一些方法论。但这个能力以后参加会议有的是机会练习,暂时还不着急,先练习努力用英语讲清楚一个复杂的事情可能对我现在更重要一些。

在公开场合保持淡定、侃侃而谈的能力。这更多地是对于心态的磨砺,得多练多试。或许我可以从在组会上、课程的展示侃侃而谈做起。

除此之外,在 Ph.D. 期间还想做的事情有:做助教、参加 MIT Slogan 商学院的课,学习如何具备领导力,甚至考虑修一个 leadership program 的 minor,但这些事情先不着急,等先把英语练到一定程度之后(或许两年之后),再考虑也不迟。

后记

行文至此,猛然间想到苏力老师在《法理学》中的一句话,放在结尾似乎特别应景,不如就把它作为后记吧:

     打击了情绪是不会真正打击的,年轻人是容易想得开的。而且真实世界,可能会比我讲的更野蛮、更残酷,要早点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社会生活的艰险,可能是对我们未来的法治事业,对我们未来的法治发展,都是更有好处的。

     一个社会老是拿过去说事,那就说明你现在衰落了。真正的辉煌,中华民族的辉煌,中国法学的辉煌,永远不在过去,永远都在未来!

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希望就会有怎样的修养与底气。


There is only one tru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京ICP备202300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