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来自某不知名的民间科学家对“喜欢”的阐述

本文是笔者的一篇随笔,发表于2020年的七夕节。

缘起

喜欢,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之一。

多少年来,人们总是对这个话题敬之又畏,喜之又忧;多少年来,由于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喜欢这一词,已经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神圣,似乎成为了一切美好的代称。仿佛我们一旦找到了喜欢做的事,一旦找到了喜欢的人,我们的一生就得到了满足,人生的意义就得到了实现,之后的生活就会一帆风顺,一往无前。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喜欢真的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大量的现实都将这一设想彻底粉碎。如今的社会之中,家暴、pua现象层出不穷。而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施暴者其实很多并非是不喜欢对方,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他们喜欢的方式是完全畸形的罢了。我们如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这些施暴者,无非也只是批判他们不懂得将喜欢的人当作一个理应被尊重的独立个体,而始终没有否认过他们的“喜欢”。

然而,本文并不打算做恋爱教学(七夕节前来取经的各位可能要失望了,恋爱经验还请他处,各位cp们可比笔者强得多),所以也不会在下文中叙述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喜欢,即喜欢的方法的问题。

但是!!!作为一只纯正的母胎solo至今的单身狗,笔者觉得有必要好好探索一下我们喜欢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即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更可能喜欢什么的问题,无论是对人的还是对物的。所以下面,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各位旁友可要好好关注了,笔者保证接下来的回答不会让您失望的(滑稽)

在正式讨论这一话题之前,我们不得不还得声明一下此文之起源(我们需要声明一下版权)

此文的产生,源于一篇高中同学的生日推送。在此之前,笔者并没有如此正式地思考过喜欢这个问题。所以在这里也要好好感谢该推送对笔者的启发。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想法与思考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不断变换,在未来笔者对该问题的思考很有可能甚或是一定与现在的思考有所不同。因而,当下笔者能做的,便是将眼下的想法记录下来,不让此瞬间的灵感从时间的缝隙中溜走。

咳咳,接下来就要进入正文部分了(严肃地拍桌)

五个问题

接下来的叙述,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

  1. 我喜欢什么?
  2. 我本科四年非得找到喜欢的东西吗?我一辈子能够确定喜欢的东西吗?
  3. 真的有那种不了解时喜欢,了解奉献操心之后依然白月光的东西吗?
  4. 卷还是不卷,舒服快乐还是痛苦?
  5. 在安稳富足生活中随社会的大流,还是成为大千世界里并不罕见却需要勇气的、选择了其他选项的人?

我喜欢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将抽象的喜欢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笔者认为,心目中的喜欢的事,会是一直都想做的事,永远不会真的对之厌烦的事。尽管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对其愤怒、难受,但一定永远不会真的讨厌它。真正的喜欢的东西,是一件在你在了解其的全貌,知道它的种种不足之后,却仍然愿意为之掏心掏肺的东西。它,在你放下情绪静下心来沉淀之后,依然能够给你温暖,给你感动,给你力量。

定义完喜欢之后,我们还要意识到,喜欢和不喜欢,也不只是两个截然独立的状态,其间还有漫长的过渡态。当你对一件事物没有心动的感觉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不喜欢,可能仅仅只是你在这种情境下没有特别的感动,或是没有那么喜欢罢了。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标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眼光评价着每件事。喜欢的标尺,终究是综合各种因素之后的结果。然而,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在评价自己是否喜欢某些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地抛去一些外在的非客观因素对自我造成的影响。

笔者愿意时常反思:我是否因为课程考核、考试成绩亦或是自我惰性等等与该事物本身无关、与自我心内的标尺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我们对其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知?相比之下,在衡量喜欢这一问题上,笔者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的状态,将自我在静下心时能否真正将这件事做进去作为评价标准。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刚开始做某件事的第一感觉一般都不太准,因为该情形下的偶然因素太多,所以笔者更倾向于看长期的状态。

以上500字,大约叙述清楚了笔者心中喜欢的标尺。当然,由于每个个体看重的要素不同,因而每个个体喜欢的标尺也不尽相同。

然而,对于“我喜欢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目前笔者终究还是无法办到。

笔者以为,发现自我喜欢的过程,无非是发掘自我内心的过程,无非也就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要回答我喜欢什么的问题,必须要对自我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人啊,总是在清晰的了解到自我的优劣势,看到自我技能树的点亮状况,形成并清楚自我的价值取向之后,才能够知道“我”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因而更可能“喜欢”做什么。在此基础上,也才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这些,都需要在阅历积累、时间沉淀中慢慢地去寻找。

我本科四年非得找到喜欢的东西吗?我一辈子能够确定喜欢的东西吗?

对于第二个问题,最近也有了似乎不同的理解。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笔者大致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明个体更加可能“喜欢”怎样的事物——前文业已提到,我们更可能喜欢我们适合做的、擅长做的事物。然而,对于任何事物,尤其是“喜欢”这样的东西,其必定包含我们每个人极大程度上的个人偏好,即情感因素。

如上文所述,在此之前,人们已经被所谓的“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这类毒鸡汤灌了很久很久。它是一个看似十分美好,实则却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表述。这类表述有一个共通之处——它们永远只有代表着某一时间点的感动和美好,而丧失了其中的种种过程。因为只有美好的瞬间,所以这些“故事”往往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甚至也被人们当成喜欢亦或是爱情的理想情境。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喜欢之中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那就是时间。任何情感都需要时间沉淀,都需要从时间维度中去观察。换句话说,一个人倘若对一件事物刚开始时具有雄心壮志,然而过了几天之后就开始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你还会觉得他是真的喜欢那件事物吗?况且,即便是在最甜蜜的恋爱之中也是总免不了磕磕绊绊,只把其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未免也太过理想化了。

笔者近日阅读的《理解人性》一书中曾提及,儿童的一生的目的在其出生之后几个月就已经确立了,并且就此以后不会再改变,孩童的所有行为也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即便儿童的性格、容貌、行为模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的目标追求也不会变。而这一最初的目标,是在孩童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几乎完全受父母的影响而形成的。很多父母很有可能自小时后起就向孩子灌输某种思想,以至于孩子在长大后甚至将此事视为是自己毕生的使命,产生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安排好的感觉。

由此可见,孩童确实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事物,而在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儿童最初接触的事物过少,所以很容易在最开始的时候建立起与这些事物深厚的情感联结。而这种联结,很有可能被儿童误认为“喜欢”。

并且,情感显然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们在一件事情上花费了很久的时间以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件事物产生感情,产生偏好,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日久生情”。不妨就拿笔者举个例子。笔者高中时由于意外参加了两年的物理竞赛,因而高中时期几乎接近一半的时间都沉浸在物理之中,自然而然建立起了对物理浓厚的兴趣。然则在上大学之后,由于接触了计算机基础课和学校的各类通识课,笔者又被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魅力所吸引,在其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也逐渐增多。实际上,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如果笔者高中参加的不是物理竞赛,而是信息竞赛,或许笔者便会对计算机产生更多的兴趣;倘若笔者在大学之后转而学文,或许也能在某个社科院系内快乐地生活。

不过,本质上来说,这种“情感”实际上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性因素的考量。这拿到经济学上,就是众所周知的沉没成本问题亦或是承诺升级问题。当人们在一件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越多,也就越不舍得放弃,也就越容易被沉没成本所限制。

那么,上面我们已经说道,“喜欢”是理性和情感的结合,我们对一件事情是否喜欢取决于这件事和我们自身的契合程度(理性因素)以及其在我们过往人生中的价值、意义(情感因素)。

显然,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选择更适合我们做的事显然比一味地固守我们可能不太适合的“天坑”要强得多。但是,人们对过往总是有感情的,要求人们放弃一件坚持了很久的事情未免也有些强人所难。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一个较为稳妥的平衡呢?

经过一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大致建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生活就如同阴晴不定的天气,充满着惊喜与意外,呈现着波波折折、起起伏伏的状态。在这样变幻莫测的生活之中,幸福,便意味着生活整体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寻求喜爱之物或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自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或是提高自我未来的预期。

而这,与我们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相一致的——共产主义,不是意味着达到一个最终完美的状态,而是意味着我们始终在向着更好的彼岸前进。因而,本着实用主义的精神,我们所有的行动原则都应以此为基石。当我们感受到生活之下的我们更加愉悦了,我们便更倾向于保留现有的生活模式,反之则需要去改变。

真的有那种不了解时喜欢,了解奉献操心之后依然白月光的东西吗?

首先,笔者认为深入了解之前的喜欢不叫喜欢,只能称之为好感,具体原因在笔者喜欢的定义中已有阐述。

其次,笔者认为,年轻的人们总该对未来抱有一些“幻想”,相信每个人都是背负着某个使命而来到这一世界上,我们只需要去发掘属于自己的使命究竟为何即可。每个人都有着其“技能点”点的比较高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事物的。

卷还是不卷,舒服快乐还是痛苦?

笔者认为这是个极为个人化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极为个人化的问题)

首先,每个人对卷或不卷、舒服快乐或是痛苦的定义都不同,同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于是否卷、舒服快乐及痛苦的描述更多的只是主观的感受,因此很难有一个普世的标准;另外,卷和不卷,舒服快乐或是痛苦并非完全冲突对立,中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

其次,笔者认为,卷还是不卷,对于舒服快乐或是痛苦的选择极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人的偏好、个人的价值观,是个人需要的体现。而发掘自我的价值观、准确地明晰自我之需要,这又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深厚的阅历积累。

而对于当下的个体来说,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甚至根本不用回答,因为个体当下的行动就已经体现出了个体当下的价值取向。因为倘若个体认为当下的行为模式不太符合个人价值观的话一定会进行一些调整;否则个体便会陷入知行不一的不良境地,长此以往,对个体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在安稳富足生活中随社会的大流,还是成为大千世界里并不罕见却需要勇气的、选择了其他选项的人?

笔者以为,对该问题的回答与第四个问题基本相仿。所有的选择都是个人价值观综合各种因素经过各种考量之后的结果。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在问法上却有一巨大区别。在第四个问题的提问中,正反两面的方法,已经将所有可能性都囊括在内;而在第五个问题中,看似截然对立的问法却不足以囊括生命的所有可能性。

就笔者看来,社会感始终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永远要在社会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能将个人的爱好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那必然是最美好的结局。

写在最后

行文至此,读者可能业已发现,笔者在这四千字内根本没从正面回答这五个问题,而仅仅只是尝试着从笔者的角度提出了回答这五个问题的方法论。显然,每个个体均有其特殊性,因而每个个体的答案也均是不同的。所以,即便笔者能回答这些问题,笔者的答案也必然与其他人的答案有所不同。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上述讨论看来,均需要一颗敢于冒险的心和厚重的阅历积累,笔者以为这是不到20岁的我们所远远无法做到的。

另外,读者可能也已注意到了,笔者在行文之中始终没将社会的价值观这个一要素投入“喜欢”之内。事实上,这一要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极大的,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大于人们自己的偏好。当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个体显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也很有可能成为“喜欢”中的一部分。 然而,笔者以为,本文所述的“喜欢”更多的是个体意义上的喜欢,笔者更希望社会因素排之在外,所以在上文中没有提及它。当然,我们并不可以否认这一因素在人们行为中的重大作用,人们最后的行为也大约就是个体的偏好综合社会价值观的结果。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衷心地祝福大家都能于此浮华之世寻到真爱(预祝和笔者一样的各位单身狗能够在下个七夕一起过节),都能沉浸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于喜欢的地方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2023年1月11日:两年后前来打脸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这个悲惨的博主到现在还没脱单

      你问他为什么?答曰:嘤嘤嘤


There is only one tru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京ICP备2023000976号-1